2015年,我校在全省118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10所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之一。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型具体涉及哪些方面?转型后就业前景如何?《河北青年报》记者专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以及河北外国语学院校长孙建中等,深入剖析河北高校转型。
河北外国语学院转型有道:一线经历编进学校教材 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转型上一直进行着积极地探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院自编教材以适应专业的需求。编写成员由来自行业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管理专家、营销楷模和学校的教学专家、骨干教师、外籍专家等组成。教材以国家应用型本科高校规划教材为蓝本,将专家型职业人一线的经历、经验及真实案例融入到自编教材当中。 保定学院:校内学习“创业经”
“ 转型试点高校需要更多自主权” 作为河北十所试点转型本科高校之一的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转型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院长孙建中在提到学校转型事宜上指出,“目前本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依旧完全按照教育部的高教司所规定的专业去搞,但是我们河北省需要的专业想设置还设置不了。我们现在也想跟教育厅申请,真正落实专业自主权,就是说,河北省需要什么,我们本科就设置什么专业,招什么学生。我想要这样的一个特权,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所以专业培养能不能落实,主要看有没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孙建中表示,希望国家可以给试点院校更多的特权。
报道全文
河北省日前公布首批十所本科院校转型试点校,本报专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 本科院校转型后未来就业好过当年包分配
调整专业设置、建设实践培训基地、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培养“双师型”教师、校长亲自带队到各地考察应用型大学建设…… 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公布重磅消息,包括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学院等在内的十所本科院校试点转型,从学术型大学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 为此,本刊记者进行独家探访,了解到各试点院校正在为打响转型第一枪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准备。 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型具体涉及哪些方面?转型后就业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河北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深入剖析河北高校转型。
新动向 省内10所本科院校要转型 今年4月份,河北省教育厅公布十所本科试点高校转型名单。 作为本次试点院校之一的河北外国语学院,在此之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院长孙建中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高兴得不能自已,同时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试点,我们的转型要给其他学校起到示范作用与带动作用。”孙建中表示,为了给其他学校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学院大刀阔斧向转型,18个本科专业正在全部试水。 在转型方向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5月4日,学院副校长张福喜就带领相关负责人先后到西安财经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文理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进行了考察学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类的考察,在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 自从4月份以来,包括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等在内的10所高校正在为转型做着各方面准备。
如何转 岗位能手进入高校当老师 转型高校究竟如何转?多数网友担忧“转型只是说说而已,换汤不换药。” 对此,刘教民给出明确回应:对十所试点本科转型高校有明确要求,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式、教学体系、专业设置等方面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简单的说,高校转型专业要先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转型院校就教什么样的学生,设置什么样的专业。 以河北外国语学院为例,孙建中介绍说,“像东南亚都特别喜欢中医,我们学校既有护理专业,又有外语,转型后专业设置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中国文明走向世界。” 师资力量上,刘教民表示,转型之前,教学的老师都是学校的专业老师,从事教学研究,转型之后,要求试点学校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且到2020年,“双师型”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一半以上。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学校从各行各业引进来自一线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管理专家、营销楷模等“专家型职业人”担任专业课导师。 随着专业设置及师资力量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彻底打破,转型学校将以与市场、企业无缝对接为出发点,培养市场经济主战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设置与市场完全对接 按转型要求,今年夏季,第一批转型试点学校学生将正式入学,2019年第一批转型毕业生将走向工作岗位。转型学校就业前景则成为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 对此,刘教民也明确指出,试点学校专业要跟经济主战场完全对接,即与行业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的专业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试点专业实现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覆盖率达到100%。 这也意味着,专业设置不再一刀切,更加与市场相契合,以市场需求为标准培养人才。在合作单位上,转型学校也有着严格的把关和门槛。河北外国语学院合作单位对此就有明确要求,必须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河北500强的企业、100个河北省级、市级的行政事业单位。 关于转型毕业生就业的预估,刘教民表示,“这比毕业分配还要好,比如明年毕业,今年就有企业把人订了,而不是等到毕业之后再就业。” 同时,刘教民说,目前河北省正是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这十所院校培养的人才的量,远远弥补不了市场的需求。
为何转 转型旨在弥补职业教育“短板” 此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 那么为什么要转型?刘教民介绍说,转型的重点在于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河北省从中职到高职,从研究生到博士,均有职业教育的培养,唯独在本科层次断档。而绝大多数欧美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远大于学术体系的学生。” 同时,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院长王同坤也表示,建设应用型大学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实际情况来看,追求办成‘研究型’大学是脱离实际和不现实的,是拼命努力也很难实现的目标。所以,我们只能也必须定位于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在这一类型的院校中争创一流。” 因此,为了落实国务院精神,补齐本科大学只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短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河北省确定十所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
转型有道 河北外国语学院:一线经历编进学校教材 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转型上一直进行着积极地探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 院自编教材以适应专业的需求。编 写成员由来自行业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管理专家、营销楷模和学校的教学专家、骨干教师、外籍专家等组成。教材以国家应用型本科高校规划教材为蓝本,将专家型职业人一线的经历、经验及真实案例融入到自编教材当中。
保定学院:校内学习“创业经” 保定学院将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聘请创业方面的学科专家和成功创业者,对创业带头人进行针对性指导,并贯穿创业过程始终,让学生在创业能力和技能方面得到提高。 ■文/本报记者陈佳慧
针对“本科院校转型”话题,记者调查发现——
本科院校转型八成受访学生不了解
没毕业就有了工作,学到的是真材实料的手艺,听起来“本科试点高校转型”充满了诱惑。然而,作为河北高等教育的一次尝试,学生和家长又持怎样的态度呢?未来的河北地方高校,会向教育部要求的那样,继续增加转型高校比重吗? 本报记者调查统计获悉,红火开张的“本科转型”在将要高考的学子中却鲜为人知,一些老牌高校也有着“抵触情绪”。不过,记者从官方获悉,河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既定步伐不会变。
调查 八成学生对院校转型不了解 河北十所综合类高校要转型成应用技术类,家长和学生们怎么看?为此,本刊特别对石家庄42中学生及“河青家长会”微信粉丝等50名高中生和50名家长展开线上线下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学生并不知道河北省十所本科高校转型事宜,也并不了解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样,在对待应用技术型大学时,学生也多持不关心也不了解的态度。“不知道应用技术型这回事,应该是高职一类的吧,我学习成绩好,应该不会考虑这些学校。”石家庄某重点高中学生李安泽说道。 在报考方向上,七成学生更钟情于报考学术型大学,而原因则多为“对应用技术大学不了解”。 42中高三学生杨乐在调查中表示,“我觉得读学术型大学可以更系统更规范地学习理论知识,毕竟这是一切实践的基础,感觉应用型技术大学跟蓝翔技校没什么区别。” 七成家长更看好学校转型 相比学生的排斥态度,家长则表现得更为理智和公立。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家长倾向让孩子报考应用技术型大学。“科技的力量无穷大,孩子有一技之长才是以后立足的根本。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才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真正做到才尽其用。”省会一位高中生家长表示。 虽然多数家长对应用技术型大学还不太了解,但是七成的家长还是对其就业抱有极大的信心。调查中,一些家长受访时反复表示,“国家支持的项目,靠谱!” “应用技术型大学出来的学生,肯定不愁找工作,各行各业都需要这些专业人才。一招鲜吃天下,现在社会应用技术更实用,并且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科技。”42中一学生家长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特别看好。 调查中,只有五位家长表示怀疑,“新出的政策,持观望态度。”
高校 部分院校转型意愿不大 像部分高中生把应用技术型大学与蓝翔技校划为同一行业一样,省内一些本科院校也顾虑重重。“恐怕不但不能提高就业率,还会导致本科院校降格。”我省一所省属骨干院校负责人认为,目前大学教育只分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如果转成职业技能型院校,则和高职专科没什么区别。 同样的,一直以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也没有在申报之列。 刘教民指出,转型本科院校与高职专科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前者重点培养市场上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既懂理论知识,又懂实际操作,去企业零距离无论是研发还是动手,都直接对接,是做企业的白领;后者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在岗位上主要做蓝领。“严格意义上这两所学校都应该转型,因为担心降低他们的层次,转型意愿不大,主要是思想上没转过来。”刘教民说。
官方声音 地方高校应该全部转型 按照有关要求,河北省通过试点推送、示范引领的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试点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为其他本科院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转型样板”,从而带动河北省其他本科高校的转型。 刘教民说,“我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全部转型,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培养,而不是完全趋同于清华、北大,现阶段的培养模式是错误的。” 随着本科试点院校的“转型升级”向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靠拢,刘教民表示,今后还将推进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试点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升格建设应用科技大学。 关于河北省其他高校的格局安排,刘教民指出,我省高等学校的数量和培养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基本适应,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河北省高等学校总量将基本保持稳定,原则上不再新增。
转型高校说 “转型试点高校需要更多自主权” 作为河北十所试点转型本科高校之一的河北外国语学院,在转型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院长孙建中在提到学校转型事宜上指出,“目前本科大学的专业设置依旧完全按照教育部的高教司所规定的专业去搞,但是我们河北省需要的专业想设置还设置不了。我们现在也想跟教育厅申请,真正落实专业自主权,就是说,河北省需要什么,我们本科就设置什么专业,招什么学生。我想要这样的一个特权,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所以专业培养能不能落实,主要看有没有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孙建中表示,希望国家可以给试点院校更多的特权。
熊丙奇 转型是本身定位的回归 “许多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综合类大学转型是降格为职业教育,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分析说,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回归它本身的地位。 熊丙奇表示,本来地方本科院校就应该培养技术型人才,或职业技术人才,但在现有的学历教育导向之下,学校希望办得高大全,结果导致上不上、下不下,悬在空中,导致办学没有特色,培养的人才也没有竞争力,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整个就业环境中是最艰难的群体。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学校要追寻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而学生要做到的则是淡化对学历的追求,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毕竟,在美国,放弃哈佛大学选择工业类大学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文/本报记者陈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