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国出国留学热潮不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韩三军介绍说,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比2015年分别增加2.08万人和2.34万人。从留学国家来看,美国和英国依然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热度逐渐在增加。不少“一带一路”沿线高校推出为中国学生定制的招生项目,受到学生的欢迎。
了解世界,语言是媒介,而河北外国语学院也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利用自身的优势,将中东欧语言开设起来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罗马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捷克语、波兰语、立陶宛语、保加利亚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希腊语等专业均为中东欧主打专业,同时与中东欧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合作的模式,在校生可以依托河外的平台进入这些国家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开阔视野。
作为河北省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人才培养基地,为河北乃至全国培养亟需的中东欧语言翻译人才是河北外国语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75名河外学子奔赴中东欧国家的9所大学进行语言学习。其中,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是波兰教学水平最高的大学之一,心理学位居全球前五名;罗兰大学,是匈牙利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名牌学府,培养出了5名诺贝尔获得者以及众多世界著名科学家,国内高校排名位居第一位,QS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居里夫人大学以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命名,是波兰东部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巴比什-波雅依大学是罗马尼亚乃至欧洲的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拥有400多年的历史;卢布尔雅那大学是斯洛文尼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院……
而各界新闻媒体也相继报道河北外国语学院的事迹,如:新华社在刊发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为“一带一路”培养人才》中写道: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中,有75名来自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在校生担任外国代表团的翻译工作。这些在校生是2015年选派到中东欧9所合作大学学习中东欧语言的优秀学生。回国后,经过专门的外事礼仪培训,他们达到了作为本次国际性会议翻译的水准,这无疑是国内与中东欧高等教育合作以来最直接可见的成果。
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学子们在翻译现场执行任务,也是能力的展现。
河北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务实、奋进,在语言+专业的教学建设中,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语种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